2020年3月18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頒布《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》,明確指出通過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。近年來,隨著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顯現,加速人類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,催生新的管理模式,推動數字化轉型迅速發展。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再次印證了數字化轉型對各行各業的重要性。對企業而言,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。但是,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,例如工具使用越多,組織效率不增反降;傳統信息化無法支撐業務敏捷;數據越來越多,業務能力沒有看到明顯提升;管理混亂,項目節點無據可查,員工一直從事低價值重復工作等。那么,結合企業自身現狀,博納電氣經過多次參觀考察、項目論證,得出以下心得體會。
一、 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是數據
數據是數字化的基本的生產資料,數據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數字化的能力、所能達到的深度和廣度。突出數據治理,強調數據的重要性,把數據提升到企業的核心資產上來,也是因為高質量數據所能帶來的高價值。社會經濟全面數據化,所有企業必須用數據發展。數據已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,將數據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,是數字化轉型的重點。要管理和使用數據,數據治理是難點,企業要想更有效的使用數據,就需要從過去被動的使用數據,到主動的去治理數據。數據爆炸、大數據等使企業數據的復雜程度隨之升高,如何從龐雜的數據中清洗篩選出準確有效的信息,是數據治理的重點,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。
二、 數字化轉型首先是思想的轉型
數字化轉型要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認知,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員的認知,轉變思想,以客戶需求為中心,以數據為資產,以技術為手段,以人才為依托,構建能快速滿足客戶需求的支持業務創新的技術平臺體系,支撐客戶服務和業務創新。思想建設是我黨的優良傳統,也是保持黨純潔性和強大戰斗力的武器。只有思想轉變了,行為才能轉變。
三、 數字化轉型是IT轉型
基礎技術平臺體系的建設離不開IT技術平臺和IT人員的支撐,因此數字化轉型需要IT的轉型的支撐。IT不僅需要了解技術,還需要了解業務,還需要參與業務應用程序的研發和新業務的創新。IT不僅是輔助部門,而且還是業務優化和業務創新的部門。在進行業務培訓或業務修飾時,需要集成IT技術,技術和業務。IT轉型需要整合企業IT資源。應用系統、業務流程、基礎設施、人類技能、需要統一和控制技術資源等,并加強業務研究部門、戰略研究、研究所、大學、技術供應商的內部和外部合作。在基本技術戰略、業務戰略、數據戰略等戰略方向、基本技術研究、基本平臺建設、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、大數據、 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社會等方面的統一規劃、協調和合作,構建業務服務統一的基本支持平臺,在數據的統一控制下,以數據為驅動力,支持業務發展與創新的協調。
四、 數字化轉型是業務轉型
了解技術發展對傳統業務的影響,了解數字技術,了解業務發展的方向和動態,并通過培訓從業人員、促進業務轉型。員工培訓讓業務人員在正確的時間了解和理解正確的技術支持。特別是對于企業的中高級管理人員、架構師、技術研究員、數據科學家、系統規劃人員的培訓,使公司的所有員工都有一個共識,那就是業務變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力的轉變。
五、 數字化轉型是生產力轉型
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,技術促進業務轉型,也正在推動業務轉型。數字轉換的目的是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、創新業務。技術是手段、是一種工具,是可以極大地提高效率和提高生產率的良好工具。生產工具標記了生產率水平,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系,而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。數字生產力的轉變勢必會影響生產關系的轉變,企業的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需要適應數字化轉型的需求。數字化轉型也是企業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的轉型。
六、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的轉型
在數字時代,需要發展和創新,而不是遵循舊的規則。數字技術的使用可以提高生產率,相應的生產關系、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也需要相應調整。傳統的單應用程序開發,運維模型無法適應新的需求。在符合法規的要求下,創新不是不可能的,而是結合業務和技術進行積極的創新。了解業務、了解技術、了解復合型人才的數據將是創新的核心,活力來自開放的文化。傳統企業通常扎根于其等級制概念,其意識形態和文化限制了創新的生命力。開放的人類歷史時代是文化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。為了使公司進行創新和發展以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要求,需要轉變企業文化,解放思想,鼓勵創新和開放合作。
七、 資源整合是時代潮流
歸根結底,數字化轉型是整合自己的資源,檢查空缺,重視技術投資,使用數字技術來實現業務創新或優化業務模型。IT部門是技術實施的主體,因此需要IT與業務的深度集成,集成企業基礎架構資源、人力資源、數據資源、組織資源、社會資源等,建立統一的業務服務中心,實現敏捷流程決策路徑可支持業務應用程序中的快速變化和創新。